第4届中法固体核磁共振波普学研讨会
2017年11月21日-24日,4位来自法国的固体核磁共振波普学领域优秀专家参加了在武汉举行的“第四届中法固体核磁共振波普学研讨会”。
法方专家代表: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里尔一大催化与固体化学实验室(UCCS)的Olivier Lafon和Jean-Paul Amoureux
巴黎第六大学的Christian Bonhomme
奥尔良极端环境与材料-高温与辐射实验室(CEMHTI),前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化学研究所所长Dominique Massiot
本届研讨会由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法国里尔一大催化与固体化学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固体磁共振实验室(邓风、徐君教授)联合举办,汇聚了该领域内重要的实验室(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兰州大学、大连理工、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南开大学)。
与会人员围绕固体催化剂结构分子层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讨论,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机制。更好地理解异质催化剂起作用的方式将有助于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开发新的、更加生态高效的方法(收益更高、副产品更少、能源消耗更少)。
固体核磁共振在很多领域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例如:化学、物理、药剂学、材料学和结构生物学。
2005年以来,法国与中国两个主要的固体核磁共振实验室建立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这两个实验室指的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里尔一大催化与固体化学实验室(UCCS)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磁共振实验室。
这两个实验室对固体核磁共振的用途进行联合研究,以便探寻异质催化剂原子层面的结构,来更好的了解高效生态的化学过程。
自2008年以来,他们已经在国际同行评审杂志上发表了19篇文章,学生和研究人员定期进行交流,其中包括2007年至2010年共同监督的一篇论文。2015年,中国科学院曾邀请Olivier Lafon来华两个月。
催化与固体化学实验室和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的联合研究项目(2016-2018)也于2016年被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选中。
除了科研方面的合作,他们还曾在2006年和2010年联合举办过前两届的研讨会。